笔趣阁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138奴血染红渭河水多铎不知有王烁

138奴血染红渭河水多铎不知有王烁


辛思忠和努山二马交错,二人踅回战马,再次打在一起。

        这个时候,一万八旗骑军已经成了丧家之犬,被王烁骑军杀的四散奔逃。

        满清八旗中也有不少汉人,见无处逃命,又要如在辽东时一般故技重施,跳下马来跪地投降。

        辛思忠早有命令,鞑子杀我同胞无数,辱我女子,掠我财物,毫无人性。我等对他们,也不必考虑人性,只要人头,不要俘虏!

        会说汉话的鞑子更不是东西,放着好好的汉人不当,偏要留辫子做鞑子,帮着外族祸害自己同胞,更是可杀不可留!

        王烁骑军根本不要俘虏,见鞑子就杀,投降也杀。

        整个战场上,到处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连渭河河水都被染红了。

        努山和辛思忠对阵中看到这一切,不禁大骇。

        这是谁的队伍,怎么打仗杀人和他们一个德行?

        他架住辛思忠砍来的大刀,高声喝问道:“你们是谁的队伍,海西叶赫的残部吗?”

        在他眼里,汉人是绝对不会有如此彪悍的军队的,只有他们女真人才会这么彪悍能打。

        而女真各部中,和他们建州女真冤仇最大的,无异就是海西的叶赫部了。兴许是金台吉的残部跑到中原来了,今天杀出来报仇?

        关于这个,请参看叶赫那拉东哥的故事,里面事太多,一句两句交代不清楚。

        听努山询问,辛思忠冷笑道:“你不配问我!”说罢抽刀再次砍向努山。

        二马错蹬,又战三十多个回合之后,辛思忠渐渐占了上风。

        两人再次照面,辛思忠高擎青龙偃月刀,大喊一声,用尽全身力气,给努山来了个力劈华山。

        努山被连人带刀,劈做两半。

        清军大败,没命往回奔逃。辛思忠率两万骑军,一路向东乘胜追击。

        这是满清骑军第一次在中原遇到劲敌。二前锋营统领被杀,且对方比之他们更彪悍骁勇,更会打仗,杀的他们毫无还手之力,沿途不敢回军抵抗,只顾拼命逃跑。

        清军残兵败将一路溃逃,越过渭南,一直跑到华县多铎的大营,遇到多铎的大队人马,才敢停下来,跑回来的只有千余骑。

        多铎闻讯大惊。

        能一举击溃他的前锋营,李自成还有这么厉害的部队?这怎么可能!

        他决定亲率全军出击,去迎战辛思忠,看看这到底是哪里来的劲旅?

        他带众将跃马高坡,看向对方骑军。

        对方追过来的,只有两千余骑,是前锋部队,看到多铎的大军,便停止追击回军了。

        两千余骑战马,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分作许多小的箭头。每一个小的箭头,都有数量相当的骑军组成,进退一致,乱而有序。

        这绝对不是李自成的骑兵,即便当年袁崇焕的关宁铁骑,也做不到如此军纪严明,进退自如。

        多铎自幼生长在马背上,对骑军的优劣,一望就可以看出门道。

        他的身旁,是多尔衮为他配的副将,智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

        他转身问二人道:“你们看,前面,应该是谁的队伍?”他此时汉语水平还不怎么样,说起话来难免结巴。

        孔有德和耿仲明也弄不明白。既然豫亲王说前方不是李自成的部队,那自然就不是了。

        可前边除了李自成,就没有谁了,要说这骑军不是李自成的,难道,会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

        王烁在西北成名时间很短,以至于这些人还根本没有听说过他。

        孔有德想半天,对多铎道:“王爷,会不会,是张献忠从四川打过来,和李自成兵合一家了?”

        多铎皱眉思索半天问道:“张献忠是个什么东西?”

        孔有德和耿仲明相互看看,知道要跟这位混账王爷说明白,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语言障碍不说,单这位这谁都不服,任谁不怕的愣劲,就够别人头疼的。

        他们只得大致对他说,这张献忠和李自成一样,都是流寇领,但两人不是一伙的,而是各干各的。

        张献忠这时候在四川称王呢,会不会是听到李自成被您豫亲王打败了,从四川赶过来救援李自成呢?

        多铎听半天,只闹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张献忠也是李自成。

        既然都是流寇,那就把他们放在一块打吧。

        孔有德心说,你说的倒容易。李自成好打了,是因为他的精兵在山海关已经耗尽了,张献忠可还兵精粮足呢!就冲刚才杀过来的那些骑兵的劲头,恐怕就不差于他们满清骑兵。

        若是张献忠的大队人马都开过来,估计不下三四十万,那就不是他们可以打得过的了。

        想到此,知道和多铎说不明白,就和耿仲明暗中商议,再往前进军,必须加倍小心谨慎。

        如遇敌军大规模进攻,必须原地防守,弄明白情况以后,向多尔衮请示。同时,派出侦骑向前侦查。

        满清军队不全都是满洲人。像孔有德和耿仲明,过去是毛文龙的属下,后来遭朝廷猜忌才投靠了满清。

        他们率领的,还是他们过去的明朝军队,不过是改为了隶属满清的汉八旗。

        类似孔有德和耿仲明这种投靠满清的明军将领太多了,像祖大寿兄弟,尚可喜,洪承畴一众松山会战的降将,可以说不胜枚举。

        是以,到满清进关时,满洲汉八旗的人数倒远远多于满八旗了。

        到这时候,这些汉八旗的汉人当奴才已经当习惯了,甚至当上瘾了,再也没有了反抗的意识和头脑,成为满清的忠实奴才和走狗。

        满清作战,一般是把汉八旗放在最前面的,汉八旗被敌人战败,同时也消耗掉了敌人的大部分实力的时候,满八旗才会抓住机会出击,一举消灭掉被汉八旗消耗的差不多的敌人。

        山海关对付李自成精锐,就是满洲人打仗的经典实例。

        这一次,多铎率军西来,克洛阳、沁阳,陷灵宝,遵循的也是汉人在前,满人在后的惯例。

        不料大顺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多铎见顺军如此稀松,才改变策略,把自己镶白旗的满洲军放在了前面,只是想让他的部下们立些功劳,别大功劳都让汉人立了。

        果然,满八旗更是天下无敌。在潼关,李自成与满八旗对阵,竟然没赢过一场,匆匆率刘方亮和刘宗敏逃回了西安。

        留守的巫山伯马世耀眼见大势已去,李自成前脚刚走,他后脚立刻就献关投降多铎了。

        本以为李自成一败,从此更没有大的战事,多铎更是放心让满洲兵前锋营在前面开路。

        没有想到,镶白旗的满洲骑军前锋营,正撞上从陇中赶来的辛思忠骑军,被迎头痛击,两个前军统领也死了,差点就全军覆没。

        再往前走,多铎就不敢托大,乖乖率满洲人躲在了后面,把孔有德和耿仲明的汉八旗轰到前面开道去了。


  https://www.biqugeg.net/30_30544/764698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biqugeg.net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