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149真太子瞬间变骗子大顺军兵溃九江口

149真太子瞬间变骗子大顺军兵溃九江口


好端端如假包换的真太子,稀里糊涂就变成了大骗子。

        那位翰林院侍读李淳之,听说太子是假的,立刻就咂摸透是怎么回事了。他再在南京呆着,必然会被杀人灭口。

        这位李大侍读也不含糊,当机立断,连夜跑出南京,跑回老家广东了。

        到死,他都觉得对不住太子,生生把个太子给害了,后悔了一辈子。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不知怎么就传到左良玉耳朵里了。

        原本这位宁南侯爷对朱由崧就不感冒,这回又把这事给想起来了,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扔了李自成,浩浩荡荡就奔南京去了。

        既可以不和李自成打仗,避免一败涂地的噩运,又可以“清君侧”,甚至没准会救出太子,扶之登基,成为一代“周公”,青史留名。

        这就是左侯爷打的如意算盘。

        可惜,这位杀人无算的左侯爷年事已高,也许是遭老天爷报应,几十万大军还没走到南京,中途突然得了个急病,死半道上了。

        撤离武昌前,左良玉也不想让李自成白得了武昌,放了一把火,把武昌城烧了个一片通红。

        李自成兵不血刃占领武昌,可是到处是火,没法住啊。那就先救火吧,这个左良玉,简直坏透气了。

        这边刚把火救灭,气还没喘匀和,那边那个甩不掉的尾巴,疯子阿济格就领兵到了,把个烟熏火燎的武昌城围了个密不透风。

        仓促之下,李自成让伤已经完全好了的刘宗敏率兵五千,出城接战。你阿济格总得让我把气喘匀了吧?

        阿济格就不让他喘匀,三下五除二,把刘宗敏打了个满地找牙,老老实实缩回城里去了。

        五千兵太少呀,根本不够阿济格打的。可李自成连救火带扫除城内明军余部,还得防守城墙,也分不出更多的兵来了。

        阿济格在城外击败刘宗敏,一刻不停歇,接着就乘胜攻击城墙,就是不让你缓过气来。

        大清军了疯,任谁也挡不住。

        李自成一看,疯子咱惹不起。怎么办?好男不和女斗,好人不惹疯子,我跑吧!又让阿济格逼的再次激情狂奔,放弃武昌,沿江东下,玩命猛跑,兵马损失无数,总算把阿济格这疯子远远甩开。

        东下后的李自成,日子相当的不好过。

        没有根据地,大顺军现在是既无后方供应,又要保护随行军属,伤员还无法安置。

        这回闯王终于又明白根据地的好处了,后悔放弃襄京四府了,可是说什么都晚了,你早干什么去了?

        甩开阿济格是暂时的,没几天功夫,阿济格又来了。

        那就继续跑吧?几十万大顺军民,早就没了翻身接战的勇气,让阿济格撵的在湖北荆州地区没头苍蝇一般乱窜。

        没粮食吃,只能抢老百姓的,更加剧了与当地百姓的隔阂。

        沿途百姓纷纷组织自卫队,严防流寇袭扰。

        很快,大顺军上下一片混乱,指挥失灵,大顺“流亡政府”变成了“流氓政府”。

        阿济格既然是疯子,当然没有“得饶人之处且饶人”的高尚情怀,扬疯子精神,紧追不舍,不死不休。

        四月初,清军在阳新富池口追上大顺军,一顿痛打落水狗。中旬,还是在富池口,又把大顺军狂揍一顿,打得大顺军士气一点也没有了,除了逃命什么也不会干了。

        四月末,阿济格又在江西九江口追上李自成。

        这一次,大顺军几乎全军覆没。大将刘宗敏、李自成的两位叔叔,还有牛金星父子,谋士杨永裕,顾君恩全部被俘。

        吴三桂正是跟随在阿济格这一路,当时正在军中,一见生擒了仇人刘宗敏,大喜过望。

        他那爱妾陈圆圆,就是被这黑厮给抢去的,这次如何肯饶过刘宗敏?

        他亲自上阵,手执利刃,将刘宗敏和李自成两位叔叔细细剐杀,终于告慰了被残杀的全家三十四口在天之灵。

        激起仇恨的人,终将被仇恨淹灭。

        不知刘宗敏身受利刃的瞬间,是何感受,想到“报应”这个词了没有?

        可陈圆圆已经被王烁抢走了呀,这事也赖在刘宗敏头上,有点说不过去吧?

        吴三桂可不管这些,反正是你先抢的,我就记你头上了,剩下的,逮着王烁再说。

        这就是阿济格追击李自成的所谓“八战八捷”的最后一战。

        大顺朝丞相牛金星是主动投降的。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伙同儿子牛佺跑到清营摇尾乞降去了。

        估计顺军的作战计划和行踪也是他泄露给阿济格的,要不然大顺军也不至于总是甩不掉阿济格,最后在九江口中了埋伏,败这么惨。

        后来,牛佺被委任为清朝黄州知府,而牛金星因参与京师烤掠官员,早己“不耻于士林”,清政府碍于前明官员脸面,也不好明目张胆安置他。

        牛金星跟随儿子牛佺到黄州知府任上生活去了,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

        九江之战后,阿济格觉得李自成算是彻底让他打垮了,再翻不起什么浪头来了。

        他留下吴三桂和尚可喜继续追击顺军残部,自己则率满清主力班师回朝,找多尔衮邀功去了。

        话分两头,再说多铎。

        多铎奉多尔衮的命令,率军从西安一路向东向南,从河南和山东逼向南明江北四镇。

        先说南明的江北四镇。

        这四镇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拱卫着南明的都城南京。分别是淮安、扬州、庐州、泗州,四镇总兵是刘良佐、刘泽清、高杰、黄得功。

        泗州总兵刘良佐,字明辅,北直隶人,因常骑一匹杂色马,人称花马刘。流寇出身,后投降明朝廷。

        崇祯年间,刘良佐叛变降明,统兵在宿松、庐州、六安一带同义军作战,升任总兵官。

        满清进关后,他驻扎河南正阳,1644年4月,投靠凤阳总督马士英,率部进入南直隶。

        史载,其“沿途淫劫,临淮民闻其将至,严兵固守。良佐怒,攻之,不下”。

        无奈,名声太坏,在临淮一代呆不住,马士英只得让他到寿州驻扎。

        他有个弟弟叫刘良臣,在辽东明军里当游击,淞锦之战随祖大寿投降满清。

        多铎进攻泗州,刘良佐在刘良臣劝说下,不战而降。

        淮安总兵刘泽清,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出身行伍,崇祯末年升至山东总兵。

        李自成进军北京,崇祯帝命各地明师勤王,刘泽清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

        大顺军乘胜进军山东,他望风而逃,一路狂奔至淮安。

        南京诸臣商议立君的时候,他起初迎合东林党人钱谦益、吕大器,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

        后来得知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和马士英已经决策拥立福王朱由崧,他立即摇身一变,改拥福王。

        这种只顾自己利益的墙头草,多铎打过来,自然就是当汉奸投降的料了。

        字数限制,这章说不完,咱们下章接着说。


  https://www.biqugeg.net/30_30544/764699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biqugeg.net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