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1621之大变革 > 第33章 33.砖厂,铁矿

第33章 33.砖厂,铁矿


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去后,谭良栋离开了后坡,回到柳林。去交城的商道打通后,柳林的煤矿就走上正轨,并且在老谢、林把头的努力下,一些特别危险的矿洞被关停,大矿的矿道里也加了不少支柱。谭良栋在并矿后实行的种种举措让矿工的伤亡率显著下降,让他在矿工中的声望越来越高。

        二月初,谭良栋再次去交城出煤,这次他直接带了四个旗和三百矿工。梁赞在看到谭良栋带这么多人时给吓了一跳,生怕谭良栋做出纵兵抢掠的事情来,连忙交接货物。

        谭良栋这次从商户们这边购买的主要是一些烧砖用的工具,购买量比较大,把这次卖煤的银子几乎花出去了一半。在临走前,谭良栋试探着问了一下梁赞能不能做粮食的买卖,梁赞对此很犹豫。

        俗话说得好,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杀头的买卖有人干,按理说,以现在晋西北的形势,粮食的价格猛涨,是个好买卖。但任何好买卖都是建立在买卖能做成的前提下,跟谭良栋做生意的都是些小商人,即使他们有门路能从外省买回粮食来,他们也保不住。前段时间布政使为给左卫凑齐粮饷,就是专找有粮的小商人下手的。

        梁赞把这里的顾虑给谭良栋说了清楚,表示就是能买回粮,怕是也运不到交城来。

        谭良栋听了这话很是疑惑,这山西的省府大员们是真不知道民乱的原因?为何还在隐隐阻挡商人们运粮。不过这个问题谭良栋不好问梁赞,只是拜托他能买多少是多少,价格贵点也可以承受。

        离开交城,谭良栋让一个队的人带着一百矿工把东西运回柳林,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突进中阳境内。

        过了一个年,在外当流民的人回来不少,中阳各村也有了点人气。谭良栋没有理会这些,带着第三营的人直接到了中阳的铁矿。这个时代的炼铁并不是后世那般大规模的高炉炼铁,而是匠户们一个一个小炉子的在炼,打出最基本的铁料后,便直接送到铁匠手上,再加工成生铁,其后便是根据打出来的器具用途打成不同的铁器或钢。

        这样的炼铁产量并不大,特别还是在中阳这样的小地方,一个月下来能有三百斤铁料便算很不错了。要知道,在十八世纪,亚洲最大的铁料生产基地广东佛山一个月也就出数万斤铁。

        同样,中阳的铁矿和柳林的煤矿一样,受战乱的影响,生产几乎停滞。谭良栋来到铁矿时,只看到一处处的炉子,没有一个人。

        见状,谭良栋索性便在铁矿周边一处关键路口设卡,摆上桌子,让人吆喝,吕梁营要招人,凡是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过来,管饭。

        “吕梁营招人啦!管饭吃!”

        消息传得很快,也传得很歪,到了村子里,消息已经变成“吕梁营管饭了”,人们不知道吕梁营是什么玩意,但知道管饭是什么,在饥饿的压力下,大批大批的人赶到路口处。

        路口处,人们也知道了吕梁营要的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啥也不会只吃干饭的一概不要。不得不说,小农经济下的社会分工不是很彻底,这里的多数人基本都是以种地为主业,但也多少会点木工活或是石匠活。

        这就让谭良栋有些为难,他需要的是有专业技能在身的,不是半吊子的,但中阳又不是大县富县,纯手艺人实在是少。

        现在柳林的粮食才刚刚到够吃的地步,养不起太多人,谭良栋狠下心来,只要会炼铁的和铁匠。铁矿周边的人家有不少就是靠炼铁为生的,这一番招下来,还真找到不少会炼铁的,有四十多人,铁匠也有二十多人,这里面还有两个是大师傅级别的,起码谭良栋能从别人的眼神中看出这两个大师傅在这一行当地位不低。

        招到自己需要的人后,谭良栋给剩下的人留下了一点粮食,然后回到铁矿附近,在两位大师傅的指点下,找到先前人们丢弃的铁料,足足收拢了五百斤。

        看着被装上马车的五百斤铁料,谭良栋心情很不错,这次出来收货很不错,最大的收获还是人。刚刚谭良栋和两位大师傅聊了聊,柳林的炭很适合炼铁,出来的铁料很适合打钢,这让谭良栋有了一个想法,看能不能把第三营的装备全部更新,换成钢制武器。

        明朝已经有这样的生产能力,据吴敏所讲,延绥镇总兵王定自己的家丁部队用的就全都是钢制武器,在战场上很是占了优势,但钢制武器耗费很大,没有雄厚的财力是装备不起的。

        回到柳林,谭良栋在早先选定的地址上建了一个简易的砖厂,柳林会烧砖的人不少,基本都被谭良栋弄了过来,然后让他们先做地窑和烧窑。

        炼铁的地方离煤矿不远,打铁匠们也直接在旁边弄了个简易的作坊。

        谭良栋最需要的是一批新的武器,因此便让大师傅给自己先打造二十把,原型便是自己的腰刀。

        说到这,谭良栋受后世的影响,一开始是想让大师傅以前唐的横刀为原型给自己打造武器,没想到被大师傅给拒绝了。

        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话说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寇肆掠,倭寇手中使用的倭刀便是以唐代横刀为原型铸造的。后来到了万历时代,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明朝派兵援助朝鲜,这一次就有从山西调过去的兵,这里面的一个大师傅当时就是在太原九卫的匠作营里干活的。

        据他讲,壬辰战争时,明军士兵的刀不如倭寇的倭刀锋利,因为倭刀窄而薄,明军制式刀是仿照苗刀样式而来,较宽较厚,但最后明军赢了。除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兵器方面,明军制式刀寿命要长于倭寇的倭刀,倭刀在和明军制式刀碰撞多次后往往会被撞断,盖因其刀身过薄。

        谭良栋听完大师傅的解释后,决定就以自己腰刀为样,先打造二十把。

        大师傅和底下的铁匠们已经知道了谭良栋的吕梁营是朝廷承认的,对于给打造武器不是很抵触。这时候的朝廷威信还在,给人私自打造武器是大罪,匠人们还不敢干这样的事。

        从正月到四月,整个柳林都是忙忙碌碌的,春耕、烧砖、炼铁、挖煤,各有各的活,谭良栋自己也整天泡在铁作坊,观察这个时代的钢铁生产,看看能不能结合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加以改造一番。

        三月,砖厂烧出一千块砖,被谭良栋用来给炼铁的匠人们建了三座小炉子,下面是烧得红的炭,上面不停地注入从中阳铁矿拉过来的铁矿石,然后不时的有炼出来的铁水从炉子旁的小孔流出,流进设在一旁的方形模具中。

        这样烧出的铁水杂质非常多,因此需要铁匠们再加工处理。而在打钢时,还需要把要打的铁料和炭放在一块,在烧红的炉子里不断搅动,并时不时的拿出来敲打,铁匠们把这叫做是炒钢。因此,要打出一块能打造武器的钢,最少得需要三到五天,极耗人工。

        谭良栋身份特殊,铁匠们生产时也不好避着他。谭良栋观察了整个生产流程,几乎是全人工,并且由于螺丝、弹簧等一系列机器必备的零件这个时候还没有传到中国或是明出来,连最简单的传送带都没有,仅仅靠着肩扛背挑。

        任重而道远啊,谭良栋暗道。

        生在柳林的种种正在不断充实着第三营的实力,与此同时,谭良栋一直迫切想要得到的适合晋西北的高产作物土豆也有了眉目。

        天启二年三月,春闱,卢象升通过考试,成为一名贡士。紧接着,卢象升通过了殿试,被授予进士出身。在这场殿试中,天启皇帝没有让内阁大臣代自己主持,而是罕见的自己亲自主持。由于卢象升颇为英武,天启皇帝让自己新的伴当魏忠贤代自己夸了两句。

        自从王安被皇帝疏远后,魏忠贤便抓住机会,一举扳倒王安,然后自己坐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又逼迫刚代替王安的掌印太监魏朝,暗中收拢了内侍大权。皇帝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倒把自己乳母客氏介绍给了魏忠贤,冷落魏朝,让魏忠贤的胆子越来越大,甚至开始参与朝政。

        皇帝的重视再加上卢象升自身的能力和其江南出身的背景,卢象升获得进士出身后很快便被授予户部山西司主事一职。好巧不巧的,这一年,由于辽东战事颓势明显,皇帝在辅叶向高的建议下内帑两百万两,大头给了辽东边军,而山西由于受民乱影响,也分到了五万两银子,负责运送银子的正是卢象升。

        卢象升这次回了老家,确实花费了一番功夫,从一福建商人手里买了一大袋土豆。这次到京城参加春闱,他就把这一袋土豆带上,中间有不少土豆有霉变烂和了芽的,到卢象升获得去山西公干的机会时,带来的一大袋土豆仅剩下二十多颗还保持原样。

        (本章完)


  https://www.biqugeg.net/66_66486/1717759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biqugeg.net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