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 第34章 赚差价

第34章 赚差价


  民工刚来,缺的东西多,代销点里的东西卖的很快,特别是洋瓷缸子、手电筒、毛巾、香烟、火柴这些货物。

  尽管悠悠从商城里又偷渡出了一部分,但刚开始也不敢太明显。四五天的时间,姥姥就得去公社供销社进货了。

  悠悠乘机鼓动姥爷别去菜园干活了,在家帮姥姥卖货。“复堤两个月就完工了,那能天天这样忙,哪天你姥姥忙不过来了,我就在家帮个一天两天的。”

  悠悠心想,以后可不就是天天这样忙了。您老得给我做鉴宝大师,没有您老的坐镇我的淘宝大业咋起航。

  舅姥爷给派了队里的驴车,姥姥上交了两百个鸡蛋和一些废品,又进了满满的一车货物。

  食品站在张集集市的南面,客车站就在食品站的边上。食品站里的鸡蛋是按斤收的,每斤0.75元钱。柴鸡蛋12—13个一斤,收的时候每个5分钱,一斤最多就是0.65元,一斤鸡蛋可以赚0.10元,收鸡蛋的利润还真的达到了15%。

  石庙村的群众听说了,也开始到姥姥的代销点来。现在货物都是国家统一价格,当然是哪里方便去哪里,石庙离向阳代销店比较远,快五华里了。

  何况姥姥收购废品的种类多,价格合理。为了吸引人们把家里的老物件拿出来,姥姥收的东西是五花八门,越是稀罕的东西价格越好。

  好多老人在家折腾着找从前的东西,一些铜锁、铜香炉被拿了过来,姥姥称过斤数,总会多给些钱。自从姥姥开了代销点,推货郎车的老人再也没来过。

  两千多人的大村交易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三四天的功夫姥姥就收了两千多个鸡蛋,被悠悠放到自己的商城以一公斤二百元的高价卖了出去,可算看到回头钱了。

  供销社配给的红糖,两天的时间就被人们买光了。这个年代城市实行糖票,农村则是按人口配给到代销点。

  谁家有生孩子的提前给代销点打个招呼,到货后特意给留下二斤。剩下的限量供应,每人只让买半斤,售完为止。悠悠从商城里十斤二十斤的往外拿,一直保持着不断货。

  尼龙袜和解放鞋,这两样东西民工买的较多,配给的很快就卖完了,悠悠就在商城订制了一批。

  尼龙袜在商城里每双不到0.5元,可在这个时代却是稀罕东西,国家定价一块六、七,还经常断货。原因就是结实耐磨,一双袜子可以穿一两年。

  现在,人们多数是光脚穿鞋,热天男劳力为了省鞋还光脚下地。冬天穿的袜子也是自己做的,不过出门走亲戚还是穿双买的洋线(棉线)袜子。为了多穿些时间,买了新袜子先掌袜底。

  关于洋线袜子,还有好几个笑话那。

  其一:王海的袜子不能提。

  附近王海村有个明白人,经常给村里人陪客。有一年的大年初二,帮人陪新客,临出门穿袜子使的劲大了,一下把袜子底和帮拽开了。家里就这一双袜子,没办法只好把袜子筒塞在鞋里,凑合着去了。

  可心里一直不落稳,恐怕袜子露出来,结果坐到了新客的位置上。这里的习俗是新女婿头一年去岳父家必须坐在上首,以示对新人的重视。

  旁边的人看出来,提议转转座位,他心不在焉的回答:“一样,一样”。过了一会,他自己就发觉错了,羞得低下了头。手足无措的一提袜子,得,把袜筒提了起来,本来就注意他的人,看到都忍不住的大笑起来。从此以后,“王海的袜子不能提”,就成了人们的口头禅。

  其二:香油,洋线袜

  尼龙袜因色泽亮丽不褪色,深受女青年的喜爱,有人为了露出自己的新袜子,特意把裤腿挽的高高的。

  这个笑话广为流传,说是有个卖香油的小伙,看到一年青妇女高挽裤腿,新袜子上还露出一截白嫩的小腿,光顾着看了,嘴里的叫卖声不自觉地变成了:“香油,洋线袜”。

  悠悠在商城订制的尼龙袜和解放鞋,样式和这个年代的一样,可是质量就好多了。韩屯村的代销点卖的东西好,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姥姥给舅姥爷家的大人孩子都送了一双尼龙袜,说是趁着供货多的机会自家人都穿双,以后村里的代销点不一定给供货。

  舅姥姥要给钱,被姥姥拒绝了,并大气地宣布:“以后家里用的东西都到咱点上去拿,不能去别处买,咱自家开点不就为了方便吗,要不就外道了。”

  “中,就按咱妹妹说的办,没钱进货了来家里拿。”舅姥爷根本也没把自家当外人。

  到了星期六,学校下午不上课。这个年代,学校过星期是一天半的时间,周六下午和周日一整天。

  吃了早饭,二奶奶娘几个就忙着准备经线子。在院子里先栽了两根相距一丈远的木桩,上头架起一根木棍,在木棍上拴着许多“经溜圈子”(玻璃圈)。木架的下面摆满了络着线的络子,木架旁边的两端各楔上一排木橛,两排木橛相距一丈八。

  吃了晌午饭(午饭),妈妈她们就开始经线子。先把络子上的线头扯出来,各穿一个“经溜圈子”,再把各个线头拢成一束,系在一端的木橛上。笼着线缕来回走,到了另一端就把线缕递给挂橛人挂在木橛上。

  妈妈和桂花来回的跑着经线,二奶奶和桂香在两端挂橛子,还得看着络子上的线,没有了赶紧的在多的络子上倒出一些。

  悠悠带着弟弟紧跟着捣乱,用手勾勾挂在木桩上的线缕,推下立着的络子,要不就跟在妈妈后头来回的跑。被撵走过不了一会就回来了,一下午围着经线的摊子打转转。

  气得妈妈手举起放下好几次,不过都没真的打到她俩身上。悠悠心想,这么原汁原味的技艺表演,比农家乐里的专业多了,可不得好好开开眼。

  你们当姐真的和迪迪似的,还是小屁孩,来回的跟着你们捣乱。姐是忙着录像哪,这么珍贵的影像资料,后世价格高的离谱。

  四个人忙得手脚不得闲,一直到天快黑了才完工。在木橛处抹上黑色标记算作一勾子,再把线缕缠成一个大大的线团。

  


  https://www.biqugeg.net/85_85475/37035566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biqugeg.net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