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狂生 > 第0065章:上元灯节

第0065章:上元灯节


  真正出行时,张子颂才发现,其实苏家还是有下人的。只不过是年龄比较大了,一个唤作任采莲,六十来岁,负责看管苏迈。年轻时服侍过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后来又担任苏轼和他姐姐苏八娘的乳母。另外一个唤作杨金蝉,正儿八经的保姆,不过也是六十来岁了,在苏家呆了三十几年,现在负责照顾怀孕的史氏。

  两人均是垂垂老矣,只怕也干不了什么重活了。

  张子颂不知其中原委,不免就有些疑惑。待众人上了马车之后,他与苏轼同车,这才问道:“先生,怎么不请两个年青一点的下人?”

  “嗯?”苏轼转过头来,“我哪有银子请下人?”

  “刚才不是有两个么……?”

  “你说乳母和杨嫂?她两可不是下人啊。”苏轼竟然一脸歉意,“乳母二人,为我苏家辛苦三十余年了,连子嗣都没有。我和弟弟早已认定她两就是长辈,将来会为她两送终的。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也;死有以葬之,不必其里也。”

  “先生一家,忠仆厚主,学生佩服。”

  “这有什么好佩服的。人待我以诚,我以诚待之,以心换心罢了。其实,你家两个下人也不错啊。小丫头机灵,小胖子忠诚,均是不可多得。”

  “呃……,其实他两也不算是下人。是弟弟妹妹呢。”

  “如此最好。哈哈……”

  说完之后,两人相视一笑,彼此相知。

  而车马沿着西大街,也终于靠近了御街。前方已经人潮涌动,数十万汴京城民正沿着御街缓缓向北,往宣德楼而去。

  车马肯定是上不了御街了,众人只得下来。

  随后苏轼询问了弟妹史氏几句,见其状态不错,这才带着众人踏上御街。杨金蝉负责搀扶史氏。洛洛与任采莲则一左一右牵着苏迈。图图最是懂事,只管带着银子跟在师母屁股后,见啥买啥。张子颂自然负责陪同先生。

  唯有道士,背着把剑,一脸生人勿近的样子。

  几人踏上御街,便已淹没在人流之中,四周接踵摩肩,如蚁群向北。

  而一旦跨过内城的‘朱雀门’,上元灯节便终于展示出了它的风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自不必说,最引人注目的自然还是花灯。数十万盏花灯犹如星河,把个汴京照得亮如白昼。灯节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尤其,前行数百米后,各种杂耍表演也出现了。

  汴京城现出了它的人文底蕴,诗词弹唱、歌舞百戏目不暇接。尤其,还有很多奇术表演。有人击丸蹴踘,踏索上竿,有人用头倒立,慢悠悠的吃着冷饭。苏轼介绍说这叫‘赵野人’,节目名字是‘倒吃冷淘’。

  另外还有吞铁剑、吐五色水、烧炼药方、烧泥丸子。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等也算是奇巧百端,耳目一新。但最夸张的却是,竟然还有人练出了‘药法傀儡’。

  一时间,围观者众、呼声四起。

  就连经历过‘黄金周’的张子颂,也是瞠目结舌、赞叹不已:

  “西凉是个小地方哇。”

  而最兴奋的人,恐怕就要数苏迈了。自从八岁跟着先生回川,为爷爷苏洵守孝,直到去年才回来。记忆中的‘汴京花灯’早已忘得干干净净。十一二岁的年纪,正是好奇心重的时候,他拉着洛洛就往前跑:

  “姐姐快看,前面有灯山!”

  洛洛无奈跟着,还差点被拉了一个趔趄。

  最后只能一边跑,一边丢下话来,“少爷,我们前面等你。”

  随后,一大一下两个身影,很快就淹没在了在人群之中。张子颂顿时有些担心,但先生却一脸开怀。自前妻王佛去世后,儿子少有如此童真,是以先生反倒是安慰起张子颂来:“汴京治安好,子颂莫急。”

  “学生不急,就怕到时候不好找人。”

  “嗯,是个问题。”苏轼点头,“待会儿遇见,提醒他两便是。”

  几人赶紧也跟上,前方还真的是出现了一座‘灯山’。不过灯山之前,率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彩结金书的大牌,上书:

  “熙宁与民同乐!”

  几个字如笔走龙蛇,显然出自名家之手。

  而灯山则位于宣德楼前百十来丈处,数十丈高、挂有花灯万盏。远看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端的是如影如幻,好似蓬莱仙岛。灯山的左右还有文殊、普贤法相,坐在狮子白象之上,手指处冒出五道流水。细看之下,竟然是用辘轳绞水弄上灯山顶端,并用木柜贮存,再逐渐放下,看起来像瀑布一般。

  张子颂便一脸感叹:“宋人还真会玩。”

  而灯山四周,自然是早就围满了人,一个个笑逐颜开、指指点点。

  只是,却没有看见苏迈与洛洛二人。

  几人只得绕过灯山,向宣德楼挤去。此刻街道两边,已有兵士站岗。不过倒也没有阻拦众人,只是维持秩序。而这一段的街道上,还用荆棘围绕,谓之‘棘盆’。里面竖着一些十来丈高的竹竿,挂着彩纸糊成的戏曲人物,随风飘动、宛若飞仙。旁边还有所谓的‘乐棚’,正演奏的欢快的乐曲。

  乐棚后便是宣德楼了,黄缘帘中,有‘御座’矗立。

  神宗携带妃嫔,坐于其间。

  三公主也赫然在列,眼神望向人群,似在搜寻着什么。

  可惜,她却无法看到张子颂。

  人太多了。

  张子颂等人也不可能再靠近宣德楼了。安全起见‘宣德楼横街’与宣德楼之间,是不允许百姓靠近的。毕竟,大宋朝的‘神臂弩’,射程还是很远的。若有人再装上‘床子弩’,只怕神仙都救不了皇帝。

  不过好在,几人终于是看见了苏迈和洛洛。

  两人竟然围在一处小摊前,一人捧着一个小碗,大肆吃着煎夹子。

  张子颂终于舒了口气,随后他便辞别苏轼:“先生,王驸马托我给人送点东西,就在‘潘楼街’附近,学生一刻钟便回。”

  “去吧。”苏轼点了点头,“回来后去灯山汇合。”

  “好。”张子颂揖手而去。

  苏轼则来到了苏迈两人身边,“迈儿,人太多,跟紧我们别走散了。”

  “孩儿遵命。”苏迈放下煎夹子,拉着洛洛跟上。

  苏轼几人回到灯山附近,看起花灯、杂耍来。道士有些不合群,便是双手抱胸,一个人站在边上有些不合时宜。毕竟道士只与图图、洛洛熟悉。但是图图跟着王闰之去绸缎铺了,洛洛又被苏迈拉去猜灯谜了。苏轼便感到有些歉意,随后吩咐杨金蝉和任采莲道:“乳娘、杨嫂,你们照顾好弟妹。”

  说完之后,苏轼便拉起道士,“林道友,咱去大相国寺看法会吧?”

  “先生不是道家之人么?”道士有些不太愿意。

  “道家、佛家,都是出家,哪有那么多忌讳。”苏轼一脸笑意,拉着道士向南走去,“和尚们如果不好色,还是挺有意思的。走吧。”

  “夫人她们怎么办?”

  “不妨事的。子颂很快就回来。”

  眼见先生推崇佛家,道士便也放下成见。只是两人都忽略了一件事情,灯山下只剩老幼孕妇,万一遇到歹人怎么办?

  然后,苏迈史氏等人,就真的遇见歹人了……

  ..

  ...

  ---------------

  PS,关于苏轼家的下人,参见《苏轼全集.文集卷十五.墓志铭》。其实先生一生,很少给人写传或墓志铭。但却为了两个下人,不吝笔墨。尤其读到‘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也。’毛驴很是感动。先生高义!

  另外还有一篇墓志铭,是先生写给侍妾王朝云的,其中‘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更是把毛驴感动得红了眼。但却发现这只是一句偈语。毛驴还以为先生把自己比作佛陀,王超云是庙宇,是他的归属呢。也算是闹了一个笑话。不过,毛驴却始终认为,先生确有此意。谁叫那个‘瞻’和‘依’如此巧合呢,毛驴是绝对不会承认语文没学好的。嘿嘿……

  毛驴揖手,拜请收藏。


  https://www.biqugeg.net/91_91077/47679648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biqugeg.net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geg.net